聚氯化鋁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種,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金屬鋁法、活性氫氧化鋁法、三氧化二鋁法、氯化鋁法、堿溶法等。
金屬鋁法采用金屬鋁法合成聚氯化鋁的原料主要為鋁加工的下腳料,如鋁屑、鋁灰和鋁渣等。由鋁灰按一定配比在攪拌下緩慢加入鹽酸進行反應,經熟化聚合、沉降制得液體聚合氯化鋁,再經稀釋過濾,濃縮,干燥制得。在工藝上可分為酸法、堿法、中和法3種。酸法主要是用HCl,產品質量不易控制;堿法生產工藝難度較高,設備投資較大且用堿量大,pH控制費原料,成本較高;用的多的是中和法,只要控制好配比,一般都能達到標準。
活性氫氧化鋁法:氫氧化鋁粉純度比較高,合成的聚氯化鋁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含量低,一般采用加熱加壓酸溶的生產工藝。這種工藝比較簡單,但生產的聚合氯化鋁的鹽基度較低,因此一般采用氫氧化鋁加溫加壓酸溶再加上鋁酸鈣礦粉中和兩道工序。
三氧化二鋁法:含三氧化二鋁的原料主要有三水鋁石、鋁釩土、高嶺土、煤矸石等。該生產工藝可分為兩步:步是得到結晶氯化鋁,第二步是通過熱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氯化鋁;
氯化鋁法采用氯化鋁粉為原料,加工聚氯化鋁。這種方法應用為普遍。可用結晶氯化鋁于170℃進行沸騰熱解,加水熟化聚合,再經固化,干燥制得。
堿溶法:先將鋁灰與氫氧化鈉反應得到鋁酸鈉溶液,再用鹽酸調pH值,制得聚氯化鋁溶液。這種方法的制得的產品顏色外觀較好,水不溶物較少,但氯化鈉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鋁含量低,工業化生產成本較大。
理論上,聚氯化鋁的生產方法非常多,但是在實際工業生產中,用的是酸溶法或堿熔法,而考慮到成本問題,生產中又以酸溶法比較常用,酸溶法生產聚合氯化鋁中鹽酸的濃度和投加量是非常關鍵的,鹽酸濃度一般是20%左右,過多,鹽酸容易揮發,過少,則氧化鋁(備注:氧化鋁是聚氯化鋁質量的一項主要指標, 一般認為,氧化鋁含量越高,純度越高,產品品質越好)的溶出率低,投加量大 則制備出的聚氯化鋁鹽基度就低、腐蝕性強,過少,則氧化鋁溶出率低。